电磁流量计出现“偷跑”(即管道内无流体流动但流量显示不为零)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故障现象。这通常是由外界干扰或仪表自身问题引起的信号异常所致。
以下是导致电磁流量计“偷跑”现象的主要原因,可以分为几大类:
一、主要外部原因(最常见)
-
接地问题(最重要且最常见)
-
原因: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,其传感器信号非常微弱(毫伏级)。如果接地不良,大地中的杂散电流(如电机、变频器、大功率设备启停引起的)会进入流量计信号线,形成共模干扰,被放大器误认为是流量信号。
-
表现:偷跑现象不稳定,可能时有时无,且常与现场其他设备的工作同步发生。
-
-
强电磁干扰
-
原因:流量计电缆(尤其是信号线)与动力电缆(如变频器输出电缆)平行敷设。变频器产生的强烈电磁辐射会耦合到信号回路中,形成干扰。
-
表现:偷跑读数可能跳动很大,与变频器的工作频率和负载有关。
-
-
管道未充满液体或有气泡
-
原因:虽然管道无整体流动,但如果液体未完全充满管道,或存在气体/气泡突然破裂、液面晃动等情况,会改变电极间的电阻,从而产生一个波动的干扰信号。
-
表现:偷跑值通常不稳定,正负跳动。
-
-
电极表面污染或结垢
-
原因:如果电极上附着有绝缘性污垢(如油污、结垢),流体的流动会擦过污垢,产生摩擦静电。当污垢不稳定脱落时,静电电荷释放也会产生尖峰脉冲干扰信号。
-
表现:偷跑值通常是正向或负向的毛刺状跳动。
-
-
液体特性问题
-
原因:被测液体本身可能带电(如石油制品、有机溶剂在管道中高速流动后可能产生静电),或者液体电导率不均匀、含有磁性物质颗粒等。
-
表现:偷跑现象可能与流体刚停止流动时有关,随后慢慢减小。
-
二、仪表自身原因
-
零点漂移
-
原因:转换器内部的放大器电路会随环境温度、湿度变化或元件老化而产生微小的电压偏移,即零点漂移。如果漂移量超过了仪表设置的“小信号切除”阈值,就会显示流量。
-
表现:偷跑值通常较小且相对稳定。
-
-
励磁系统故障
-
原因:励磁线圈或其接线出现问题(如绝缘下降、短路、断路),导致产生的磁场不稳定或不对称,从而在电极上感应出干扰电势。
-
表现:偷跑值通常较大且可能不稳定。
-
-
电极故障
-
原因:电极腐蚀、绝缘老化、密封不良导致渗水等原因,造成电极不对称或短路/断路。
-
表现:偷跑值可能很大且无法调零。
-
-
转换器故障
-
原因:转换器内部元器件损坏、软件故障等。
-
表现:现象多样,可能需要返厂检修。
-
三、安装与设置原因
-
小信号切除值设置不当
-
原因:为了消除正常的微小干扰和零点漂移,所有流量计都设有“小信号切除”功能。如果这个阈值设置得过高,可能无法切除正常的漂移;如果设置得过低,则可能无法有效切除干扰导致偷跑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。
-
-
安装位置不当
-
原因:安装在泵出口附近,泵的振动可能传递到管道;或安装在流向朝下的垂直管道上,停车后管道未完全排空,形成微小流动。
-
排查与解决步骤
建议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排查,从简单到复杂:
-
确认工况:确保管道确实完全充满液体且处于完全静止状态。
-
执行“调零”操作:参照产品说明书,在确认管道满管且无流动的条件下进行现场零点校准。这是最直接的方法。
-
检查接地:
-
确保流量计传感器和转换器都良好接地。
-
检查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(通常要求<10Ω,甚至<4Ω)。
-
确保接地点是独立的仪表接地,而不是与电机、电器等共用的“动力地”。
-
-
检查电缆与干扰源:
-
检查信号电缆是否采用厂家要求的屏蔽电缆,且屏蔽层是否已正确接地(通常是单端接地)。
-
检查信号电缆是否远离动力电缆,绝对禁止平行敷设。
-
-
检查电极:停车后检查电极是否洁净,测量电极之间的电阻值(在空管干燥时和满管静止时分别测量),与仪表出厂记录或经验值对比。
-
检查管道:确保管道内无气体、完全充满介质。
-
参数检查:检查“小信号切除”设置值是否合适,可适当调高以观察效果。
-
联系技术支持:如果以上步骤都无法解决问题,可能是仪表内部元件(如励磁线圈或电路板)故障,需要联系厂家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。
总之,电磁流量计“偷跑”绝大多数情况是由接地不良和电磁干扰引起的。从这两方面入手,往往能最快地找到问题根源。